• 百科網-一家專注于互聯網知識問答的網站!
    百科網 > 生活常識 > 正文

    為什么外國的古錢幣大部分沒有洞,中國多個朝代錢幣都有洞?

    發布時間:2023-06-21 05:06:01 來源:互聯網投稿 閱讀次數: 441 本文有: 1351個字 大約需要閱讀時間: 4分鐘
    優質回答:

    中國多個朝代的錢幣為何都有洞?古人語:錢是扁扁,中間有個眼眼,就是告誡世人不要貪財,不然掉進錢眼里就爬不出來,會葬身于錢眼里,這就是古人發行古錢幣的獨道之處!

    其他網友觀點

    為什么中國的許多朝代的銅錢都有洞,而西方帶孔的古錢幣卻少見?首先我們絕大部分人有一個誤區,總認為西方古代的硬幣沒有穿孔的。其實西方古代的是出現過中間有孔的硬幣,但確實鉆孔貨幣在古代西方確實不是錢幣造型的主流。形式各異的西方帶孔硬幣重點來說說我國古代的方孔錢為什么中間會有一個洞;這個洞究竟有什么用?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權。并廢除之前各國形式各異的貨幣。在原來秦國貨幣的基礎上統一鑄造了以銅為原材料,造型為外圓內方的秦半兩。從秦半兩到民國最后一枚方孔錢洪憲元寶發行結束。內圓外方的錢幣造型一直持續了2000多年。可謂是源遠流長。為什么會做成外圓內方中間有孔這種造型呢,有以下幾個方面:1.在生產工藝方面,中間有孔可以節約鑄幣材料;降低鑄造成本。2.中國古代銅錢都采用的是采用的翻砂造幣工藝,翻砂法會出現邊緣不齊,所有還有道工序用棍把錢從孔中穿成串方便把批量錢幣邊緣打磨光滑。3.中間有孔,方便計數貯存和攜帶。用繩子通過錢幣中間的孔穿過。一般情況1000個銅錢為一貫成語形容土豪富有用的:腰纏萬貫便是與此有關。有繩子穿著也方便攜帶。鑄造錢幣用的模具錢范秦代貨幣:秦半兩漢代貨幣:五銖宋代錢幣明代方孔制錢清代銅錢中國最后一枚方孔錢: 北洋造幣廠為紀念袁世凱登基為“洪憲皇帝”而發行的洪憲元寶洪憲元寶

    其他網友觀點

    在古代中國使用最廣泛的兩種金屬的銅和鐵,銅的熔點為1083℃左右,鐵的高達1530℃左右,這在古代那種主要以木炭為主要燃料的冶煉工藝來說溫控是一個老大的難題,不能解決溫度的問題也就比較難以冶煉出大量的符合要求的鐵出來,且那時銅制合金相對于鐵制來說更加耐腐蝕,也便于保存和保值;當然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也出現了金銀貨幣,但是對于金銀的開采尚處于非常原始的階段,注定是無法大量流通,哪怕在往后的朝代中有了日本乃至歐洲金銀的輸入,金銀也僅僅是作為一種大額的支付手段,日常流通也還是銅錢為主。其二從圓形方孔的形狀來說,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生產鏈更改需要花費較大的代價,且這個形狀便于民眾使用,所以沿襲了下來,東亞以外的國家:歐洲鑄幣最早開始于呂底亞,一開始使用的就是白銀鑄幣,在往后,歐洲的金銀相對較為豐富西班牙的黃金,埃及非洲的黃金,開采也沒有中國那么復雜,逐漸開始了作為主要的流通物質,當然在下層民眾中銅幣也有一定的市場,但是這個市場遠遠小于白銀,所以銅幣沒有大量出現。西方雖然也小面額的銅錢,但是日常小額交易與軍費則還是依靠以物易物和鹽來完成,硬幣的主要用途還是一種財富的貯存手段,故而以貴金屬為主,是用沖壓法拿大錘子一個一個的鑿出來的,費時費力。而中國的銅錢則是支付軍費和貿易的主要方式,需要大規模的使用,故而要降低成本提高產能同時還要保證品質穩定,于是就用鑄造法。方法是把融化的銅錫合金倒進錢范里來成批鑄造,一次能出來一大批,成本低,見效快,效果好,不過鑄造法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就是會有毛邊,需要挫一下。于是乎為了能夠多快好省的處理,就在錢中間開了一個方形的孔,再用專門的長方體棍子把錢穿在一起來挫,因為是方的,所以挫毛邊的時候錢就不會亂滾,而外形是圓的,故而很容易挫干凈,一次處理一大批,還能順便回收一部分銅,又不用掌握什么技術,誰都能干,真的是快捷省事降低成本的好辦法。所以中間開孔,外面是圓的這一造型就從秦朝開始直到民國這么一直沿用下來啦。

    版權申明

    本文"為什么外國的古錢幣大部分沒有洞,中國多個朝代錢幣都有洞?":http://www.zzdxkj.net/article/2023062118149.html 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貴司版權,請給我們來信(zyfshare@163.com),我們會及時處理和回復

    土堆網 我愛學習
    人生就是為了不段學習而生的!
  • 156521文章總數
  • 10w+訪問次數
  • 2356建站天數
  • 亚洲性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