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還是泡沫嗎?

    時間:2023-06-22 10:06:01 來源:百科網 作者:名都信息網 生活常識
    網友提問

    比特幣還是泡沫嗎?

    優質回答:

    比特幣還是泡沫嗎?小咚自己也在玩數字貨幣,小咚認為比特幣是有投資機會的,成為泡沫的可能性很低很低。主要理由有以下兩點:1、應用價值:首先區塊鏈技術是實實在在的,是未來科技技術發展的一個方向,那么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而產生的代幣(token),是你在這個區塊鏈中身份的證明,在具體應用這個區塊鏈技術時就需要利用到這個token,所以它本身是有價值的;2、共識價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金銀本身也沒有價值,它滿不足不了人們的衣食住行的需求,但全世界人民共識認可金銀是一種貴重等值價值物,所以他就成了財富的一種證明,同樣的,現在世界上有一大批人共識認可比特幣、以太坊是一種財富價值,并且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它了,甚至慢慢的也有一些政府開始認可它了,所以數字貨幣在全世界范圍內他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財富價值屬性在里面。現階段比特幣的風險?1、政策風險,這個沒得說,目前我們中國現在是還不允許投資數字貨幣,從政策上說你的一切投資數字貨幣和發行代幣、參與數字貨幣眾籌、開交易所等行為都是不合法行為,部分還是違法行為。2、認知風險,因為發行數字貨幣只需要幾行代碼就可以搞定,所以騙子行騙的門檻非常低,比如國內還出過馬勒戈壁、狗狗幣這樣搞笑的幣種,特別是狗狗幣曾經還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大數字貨幣,市場上特別多這種擺明就是騙錢或傳銷的數字貨幣,任何大的利空都有可能會導致比特幣以及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信心崩潰,導致大跌。3、監管風險,現在的數字貨幣因為不合法,所以在監管上基本是一片空白,你投資產生的任何風險都只能自己承擔,比如你投資到交易所的錢,交易所要是把他數據歸零,你也只能認了。總結:有高風險才有高收益,而從整個發展趨勢看,整個世界對比特幣以及數字貨幣的共識越來越多越來越正面,所以成為泡沫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少,投資的價值也越來越大。

    其他網友觀點

    5月15日,比特幣創年內新高,單幣價格達到了8320.82美金,年內漲幅已經翻倍。幣圈的同學們都在期待比特幣再次破萬。那么,比特幣為什么上漲?比特幣上漲主要包括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技術上短期內大量資金流入,活躍度升高;另一方面是,比特幣的認可度提升,被當作一種避險資產持有。先說第一方面的原因,看下圖。數據來源:AICoin盡管24小時資金為凈流出,但所有投資者都知道,凈流入流出資金與價格漲落沒有必然聯系,與之相對應,成交量更為重要。過去24小時內,成交額為126.94億人民幣,主力資金流入8.19億。有意思的是,凌晨00:00-1:00和早晨8:00-9:00的成交量出現了短暫的波峰。無論是加密貨幣擁躉還是懷疑論者,大部分人都不否認比特幣不具備內在價值。但同樣的,大部分人也認同,雖然比特幣不是真正的資產,但確實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標的。所謂的投資標的,有一個顯而易見但通常不會被特別注意到的屬性就是,它是法幣交換的媒介,在“法幣-投資標的-法幣”的交易鏈條中獲得價格上漲帶來的差價。比特幣暴跌的邏輯是:當比特幣吸引了足夠多的買家且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由于要將差價變現,大量買家轉變為足夠多的賣家,受供求影響,價格下跌。比特幣上漲的邏輯也是如此,只不過邏輯鏈條由足夠多的賣家轉變為足夠多的買家,供不應求,故而價格上漲。這一輪比特幣上漲的直接原因或許是電腦程序算法交易的對沖基金和大型投資機構的參與,但歸根到底還是資金在用腳投票。背后一定有龐大的資金推動。再來談第二個原因——比特幣認可度提升,充當了黃金、石油之外的避險工具。5月13日,美股重挫,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分別下跌2.38%、3.41%、2.41%,素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VIX指數暴漲超過28%,自5月11日至5月13日晚收盤,標普500已蒸發1.1萬億美元的市值,相當于美國2018年GDP總量的5%(20.5萬億美元),或者1.29個蘋果公司市值(8545.12億美元)。5月以來,標普500指數跌幅已達4.6%,道瓊指數跌4.8%,納斯達克跌幅累計達5.5%。14日,科技股引領每股大盤全線上漲,幫助扳回周一大跌的部分失地。數據來源:同花順行情中心數據來源:同花順行情中心而這主要得益于美國總統特朗普進一步暗示美國和中國官員仍可能達成貿易協議,緩解了導致主要股指最近幾個交易日大跌的部分壓力。同樣的,人民幣兌美元關口連續跌破6.7、6.8關口,市場有濃重的避險情緒。以往都是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充當全球避險資金的主要標的,今年則不同,貿易談判你來我往了十余輪,兩國股市都大幅下挫,但黃金和石油的價格僅小幅上揚。不斷上漲的加密貨幣,顯然是一種極好的套利工具,便自然而然進入避險資金的視線。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得到了全球避險資金的關照,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另外,美聯儲整個2018年都處于加息縮表周期,流動性減弱導致全球的風險資產“被打折”,而預期2019年將會停止加息甚至轉為適度寬松,這也將抬升比特幣在內的風險資產價格。還有一個衍生問題是大部分人會問的,就是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資產,為什么會受到青睞,難道不是泡沫嗎?前面說了,不是資產不等于不能做投資標的,像很多金融衍生品,有的標的是實實在在的資產,有的標的也是虛擬化的產品。說到這里,可能有知友會問:比特幣為何會被很多人認可,并充當避險工具呢?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比特幣的價格不可能歸零。盡管比特幣沒有價值但卻形成了價格——由于眾多加密貨幣的擁躉對比特幣進行投資和投機,使得比特幣沉積了大量資金形成了一種存量以至于價格不能瞬間歸零,存在越久,參與的人數越多,其價格就會越穩固。因為價格低到一定程度原來的持有人就不賣了(比如說$10000/BTC進場跌至$100/BTC,沒人會割肉離場),所以一直會有人持有比特幣,同樣的,價格足夠低的時候,總有人進場,所以形成了一種穩健的非零價格——我們或許相信,$1的比特幣第二天可以跌至$0,但誰都不會相信,$10000的比特幣第二天就跌到$0,所以價格不能歸零并且會存在漲落。道理很簡單,如此龐大的資金擁有者,不會允許自己承擔如此大的損失。或許比特幣本身存在很多爭議。但無論如何,資本市場仍然給出了它自己的答案: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已經成為了資本市場上不可忽視的力量。其次,交易平臺越來越完善。這種完善不僅包括技術層面,也包括制度層面。比特幣轉賬慢曾經是支付應用技術上面臨的缺陷。但早在2014年,BlockCypher 就發現了一種方法,使得任何需要十分鐘至一小時之間的交易,都能以令人震驚的99.9%的確認率在幾秒鐘之內處理完——它的風險并不比用信用卡支付所產生的風險大多少。不僅算力回升,消耗比特幣的穩定應用USDT交易量整體還在不斷擴大。盡管發生過2013年OKcoin交易所、2014年MT.Gox交易所、2016年Gatecoin交易所、Bitfinex交易所、2017年Nicehash服務器、2018年Zaif交易所、2019年幣安交易平臺比特幣被盜事件。但交易平臺的安全性正不斷提升,現存漏洞越來越少,發現漏洞、修復漏洞的效率越來越高。包括幣安在內的多個平臺,逐步推出了自己的“投資者保護基金”。幣安的基金叫“SAFUFund”,資金來自平臺10%的交易手續費,并且存放在獨立地址,專款專用。該專項基金用于應對可能出現的極端突發安全事故,對任何非用戶自身原因造成的用戶資產損失,幣安將從投資者保護基金中提取資金,對用戶實施全額先行賠付。而現有數據顯示,幣安的年交易手續費收入高達10億美金,如此看來,SAFUFund基金足以應對大部分單次攻擊事件。而投資者保護基金與存款保險制度一樣,從制度上消除了投資者對安全性的擔憂,這對于“加密貨幣”這種在技術上極端信息不對稱的投資標的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毫無疑問,由于利潤豐厚,比特幣及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無論在技術還是制度上,都將越來越完善。另外,補充一點,5月13日,BMAN發了一篇文章,說比特幣的避險性已經超越了黃金。這是不對的。準確的應該說,比特幣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或者國際政治局勢不穩定的時期,避險功能比較突出,不能完全替代而僅具有黃金的部分避險功能,可以作為黃金的一個互補。比特幣畢竟沒有內在價值且沒有主權背書。在景氣時期,其他資產例如股市的下跌有可能與比特幣下跌是相伴發生的。但在不景氣和動蕩的時期,股市明確會下跌,此時,比特幣的避險功能才得以突出。甚至,在某些極端時候,恰恰由于比特幣的非主權屬性及資產轉移的便利性,其受歡迎程度甚至會超過黃金。而且,由于目前比特幣的市值還遠小于黃金,故而其價格波動幅度會更大,為雄厚的風險資金提供了更大的套利空間。比特幣為何具有部分避險功能呢?這確實要解釋一下,黃金為何可以避險。馬克思說貨幣天然是金銀,因為金銀具有價值。而事實上,尤其是金本位崩塌后,經濟學從來沒有賦予黃金價值而僅賦予其信心/信用。黃金可以避險,與其說其擁有價值,不如說它已經在人類的觀念中取得了無可替代的共識——所有人都相信,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可以用來兌換紙幣或者交換商品。比特幣也在逐漸獲取人類的這種共識。突然想到了兩個經濟學家吃狗屎的故事。傳說兩個經濟學專家在路上走,忽然看見一坨大便,甲突發奇想,對乙說:“你去把屎吃了,我給你1000萬。”乙覺得挺劃算的,反正沒人看見,于是他沖上去把那坨狗屎吃得干干凈凈。甲立即支付了乙1000萬。兩人繼續在路上走,但兩個人都覺得不平衡起來,甲覺得他讓乙吃了一坨狗屎就付了1000萬太虧了!乙覺得自己居然吃了一坨屎,也太沒面子了!結果前面又有一坨狗屎,乙覺得這是報復的機會,對甲說:“你去把屎吃了,我也給你1000萬。”甲立即沖上去吃屎了,吃得好開心啊,他也得到了1000萬。可是兩人覺得特委屈,他們現在誰也沒有得到錢,卻每人白吃了一坨屎。他們想著想著,嚎啕大哭了起來。此時另一個經濟學家丙走了過來,問道:“怎么了,朋友們?”甲乙就把事情原委說了出來,丙聽了以后仰天長笑,說:“朋友們,你們不愧是我們杰出的經濟學家,雖然你們各吃了一坨屎,但短短幾分鐘里給我國GDP統計數據上增添了2000萬元的貢獻。”甲乙聽了以后轉悲為喜。故事其實蠻無聊,處處透著對經濟學家的諷刺。但暗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假設,狗是一種稀缺動物,而狗屎的產量有限,那理論上,只要全體人類認同,那狗屎也可以擁有與黃金一樣的地位。比特幣就是一種數字意義上的黃金,也可以說是數字意義上的“狗屎”。------------------------------------------------------------------本題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研究部鄭乾作答。如有收獲歡迎轉發分享~

    其他網友觀點

    關于比特幣是不是泡沫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但是我認為比特幣有絕對的價值,比特幣的兩個屬性:貨幣總量恒定去中心化發行這兩個屬性不正分別對應了奧地利經濟學派提出的兩個解決方案嗎?貨幣總量恒定對應金本位去中心化發行對應自由發鈔制度下面看下BTC各大礦池和全網算力情況:現在市場的btc礦機停機價大概在4000美元到5000美元左右,低于這個價格礦方可能選擇停止挖礦,所以這個價位抄底進場的大鱷很多。比特幣通縮機制:比特幣在設計之初的理念是將其作為通縮性的貨幣,通縮性的意思就是總供應量恒定,發行數量逐年遞減,這與世界上絕大多數通脹的貨幣機制不同,這也是比特幣和傳統貨幣最大的不同。如何設計:在設計比特幣的時候,中本聰定義比特幣的總量是2100萬個,規定每個幣可以細化到小數點后8位,每個區塊發行50個比特幣,每21萬個區塊后,每個區塊的產量減半。因為每10分鐘產生一個區塊,21萬個區塊大約是四年的時間,截止2018年,比特幣產量已經減半2次,最近一次是2017年7月9日。大約在2045年,99.95%的比特幣將會發行完畢,到2140年,無法繼續細分,至此比特幣完全發行完畢,發行總量約為2100萬枚,準確數量是20999999.97690000枚。優點:正因為總量恒定的通縮性設計,使得比特幣的稀缺性逐年遞增,價值也是水漲船高。另外,這樣的設計使得無數礦工加入到比特幣的挖礦隊伍種,另比特幣網絡的節點越來越多,從而鞏固了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性。而且市場上BTC的功能性我也不一一贅述,要知道現在BTC每日成交額大約1000億左右,全球市場,所以泡沫說,見仁見智。

    其他網友觀點

    在我們可見的未來,比特幣可能比黃金的實用價值更高一些。它的限量(總數只有2100萬),可以無限分割,所有權真正屬于個人,傳遞運輸方便快捷,無法偽造,價格不斷上升——通縮貨幣,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就像數字黃金一樣,最重要的是,它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信任與認可。哪怕世界上只有1%的人信任它,這也是一個由數千萬人口認可它的資產。事實上現在還遠遠達不到1%的人口比例了解和認可比特幣,Blockchain在線錢包顯示,目前的錢包數量不足1600萬,但還在迅速增長。而比特幣目前的剩余產量只有不到500萬枚,這就為未來還想擁有比特幣的新用戶造成稀缺性,而已經擁有比特幣的死忠用戶,因為看到價格的上漲也不愿賣出,這進一步造成稀缺性。而稀缺性導致價格進一步上漲,兩者相相輔相成,直到達到最終的平衡。另外,目前的比特幣交易還只是個人用戶,大型正規機構還沒有進場,等法律法規成熟,機構交易帶來的資金注入,也可能會極大地推高比特幣的價格。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今天的比特幣總市值達到500多億美元,這數字也還不過是Amazon的CEO Jeff Bezos個人財富900億美元的一半而已。500多億美元在資本市場,它還遠遠談不上是一個大角色。因此,可以這么說,即使目前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比特幣的價格有泡沫,它的泡沫也不太可能會破,有足夠的資本能量支撐它的價格,至少比特幣狂熱所有者們不愿意全部套現。因此,與其問比特幣的價格有沒有泡沫,還不如用一句話來說:泡沫不可怕,可怕的是泡沫破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白說區塊鏈,更加深入地了解幣圈,了解比特幣

    其他網友觀點

    比特幣千萬不要買啊,買了就完蛋了,聽老陳的話。

    亚洲性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