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說緬甸果敢的華人比較多?
優質回答:確實如此,相較之下,感覺確實很多
其他網友觀點在常住人口中,漢人占87%。大多數的果敢人是明代移民的后代。17世紀南明政權向西南方敗退,大規模的漢族平民隨著永歷帝的明軍遷徙云南。民國文人視果敢為清末少人知悉的滇西失地。果敢自治區(緬甸語:????????),2011年3月30日前稱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首府老街。果敢在籍人口約14萬,以漢族占絕大多數,世居緬北的漢人在緬甸國內被定義為果敢族,具有緬甸官方法定少數民族的地位。果敢在明、清兩朝屬于鎮康州之地,楊國華在1840年被清廷冊封領有果敢縣,領原鎮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戶地。1897年因《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的簽訂而劃歸英國,二戰之后殖民地獨立,果敢土司被迫簽署彬龍協議(英語:Panglong Agreement)而成為緬甸聯邦下的一個邦。
其他網友觀點在以前部門工作時,處理過一件事。報告說發現一個三非外國人,當場之后一看不是黃毛,而是黑瘦小小的少數民族女人。跟她無法溝通,最后她拿出一張介紹信。粗一看,還以為是云南某邊境縣簽發的。因為紙張樣式,中文內容都和常見的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簽章。圖章上只寫了**縣人民政府,而不是國內**省**縣人民政府。但是中間也有★!搞了一個小時,還是雞同鴨講。最后直接跟云南方面聯系,云南的同志蠻熱心,把他們主任喊過來聽電話,因為這主任是傣族人。電話里,主任和那個女的聊了10分鐘,也沒搞清對方到底講的什么話。最后,主任告訴我說。這個女的肯定是緬甸果敢那邊過來的,但是他也聽不懂這女的講的話,那邊不同寨子之間的話都有區別。這件事,最終不了了之。沒辦法,在無法確定真實身份的情況下,連遣送都沒法送。總不能在法律文書上寫:遣送一名沒有國籍,姓名,年齡的女性一名吧。這樣就算送到緬甸,對方也不肯接收的。這情況跟廣州的黑人差不多,一出機場就把護照撕掉,一問三不知,讓你沒辦法。現在,入境和簽證時需要指紋了,稍微好些。
其他網友觀點應該是華人。很多時候因為戰爭的蔓延而被迫遷移到其他地區生存的。
其他網友觀點百分之九十是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