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安徽有哪些城市會有比較大的發展潛力?
優質回答:說實話淮南市山青水秀、氣候宜人、交通發達,周邊一小時車程有十幾個風景區確實是個宜居城市。淮南距省城合肥一百公里,每天有數萬人在合肥工作上學,景區有壽縣千年古城,鳳陽皇陵和韭山洞,滁州瑯琊山,穎上八里河公園,合肥逍遙經公園和大美巢湖都是約一小車程。美食有馳名世界的淮南豆腐和淮南牛肉湯。淮南曾經的全國十三個較大城市淪落為五線小城,曾經全世界火車站最多的城市又增加了淮南東站、淮南南站、壽縣站、鳳臺北站四個高鐵新站,京福高鐵、商合杭鐵穿城而過,聽說幾年后合肥三環路就把淮南市規劃進去了,還是淮南市最后的希望太!
其他網友觀點未來安徽有哪些城市會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應該說整個安徽絕大多數的城市區位條件都不錯,潛力都很大。皖北地區平原廣闊,人力資源豐富,沿江與江淮地區,工農業基礎較好,且有長江黃金水道,各方面的條件是全省最優,皖南雖然多山,但是旅游資源也是非常好的,全省各個地級市都是基礎教育雄厚,人才豐富。總的來說,只要合理的規劃發展方向,安徽各個地級市其實都會有很好的發展。當然,個別城市可能條件相對更加優良,發展前景會更好一點。首先,皖中與皖東地區的發展潛力要明顯優于皖西與皖北。合肥所在的皖中地區,可以說是集全省最優的政策于一身,最好的交通,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投資,基本上都在這里。為了擴大合肥的人口紅利,地級巢湖市被一分為三,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完全成為合肥的內湖,大湖名城由此成名。與此同時,為了讓合肥成為武漢與南京之間最大的沿江城市,安徽已經開啟了引江濟淮工程,這一工程會發揮怎樣的生態效應姑且不說,不過必將極大的提高合肥的水運地位。皖東地區,因為地理位置靠近長三角,各種輻射與帶動自然要明顯優于皖西地區,蕪湖、馬鞍山等城市雖然GDP總量與合肥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人均水平都還是非常高的,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與此同時,隨著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的不斷升級,特別是長三角的擴軍,滁州、宣城等城市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的加速。其次,未來的安徽,必須要重視沿江和沿淮地區。水運地位雖然在近代有所衰落,但是依舊是不可替代的最為廉價的運輸方式,特別是現代化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水運的地位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在提高的。看看整個長江流域的各個省份,幾乎所有的省份都把最貴重的家當放在沿江地區。下游的江蘇,最為發達的蘇、錫、常等地區均為沿江城市,上游的湖北也是以沿江為中心,只有一個沿江城市的江西尚且重視九江的發展。再看看安徽的沿江城市,雖然看上去比本省其他地區相比也似乎還可以,但是要是和鄰省的沿江城市相比,就沒什么好說的了。然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總有一些無知的人開口閉口就喜歡說,曾經的安徽在某個沿江城市花了大工夫,但是發展了很多年也沒什么起色,后來重點發展某某城市了,安徽的經濟越來越好了。每每看到這種無知的言論,就不禁讓人為安徽的發展感到擔憂。喊了多少年的皖江城市帶,什么蕪馬銅也好,什么安池銅也罷,基本上都還是紙上的藍圖。沿江尚且沒有聯合,一個個倒是都急著跨江。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的安徽,對沿江地區的重視有所提高,不惜開挖運河也要讓合肥成為沿江城市,僅此一點就可以看出安徽已經意識到了常見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沿江地區多個重要港口也在快速建設之中。除此之外,淮河流域本來也是有自己的核心樞紐的,淮南與蚌埠的基礎其實都是很不錯的,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展的肯定是沒有期待中的那么好。眾所周知,皖北地區直到今天還是整個安徽的鍋底,比山區的皖西甚至還要差,若要振興皖北,必須要大力發展沿淮地區,通過招商引資,產業轉移,盡可能的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最后,安徽要發展的越來越好,各個地級市應該要相互聯合,盡量均衡發展。雖說近些年來安徽的GDP增長率都要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不得不說,整個安徽目前除了個別的城市發展的還算不錯,絕大多數的城市其實發展的都還很一般。從總量上來說,安徽2018年的GDP總量約為3萬億,而隔壁的江蘇省則是9.2萬億,江蘇省GDP最少的城市拿到安徽來,進入前三毫無壓力,這樣巨大的差異,絕不是個別城市的霸氣就能夠掩蓋的。在一些安徽網民看來,只要有人把安徽和江浙對比,就會拿安徽不沿海說事,只要有人質疑一城獨大的發展模式,就會把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抬出來給自己臉上貼金。顯然,沿海未必就一定會發達,而內陸也不等于落后。安徽雖然不沿海,但是有長江黃金水道,必須格外重視。安徽雖然是中西部省份,但是和四川、湖北、陜西等省的條件也是完全不同的。四川、湖北、陜西等省山區眾多,有限的平原集中在成都平原、江漢平原和渭河平原,發展空間相對較小,而安徽雖然皖西和皖南多山,但是沿江及江淮地區、皖北都是平原為主,發展條件其實是很好的。所以強詞奪理的拿西部省份的發展模式來套用在安徽身上,未必是最好的發展模式。過去的二十多年里,集一省之力打造出了一個霸氣十足的省城,除了省會之外,其他的地級市說實話發展的都很一般。在未來的時間里,安徽如果想要在經濟發展上有本質的提升,必須要以合肥為中心,以沿江與沿淮為主線,盡可能的走均衡發展的道路,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業,而不是年復一年的炒作樓市。未來的安徽有哪些城市會有較大的潛力?個別城市的潛力確實是大一點,但是各個地級市的潛力其實都是非常大的,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利益,而不是年底相互攀比一下各自的GDP,然后毫無意義的比較一下誰發展的好,誰發展的垃圾,然后無休無止的地域黑。希望安徽的未來能發展的越來越好,早日能有本質的提升。(相關圖片來源于網絡,徽南城意頭條號,談歷史地理,說人文教育,看社會百態,聊地方發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歡迎點贊與關注!)
其他網友觀點安徽有哪些城市會有比較大的發展潛力?答:發展潛力比較大的城市,不用說了,安徽安慶發展潛力巨大!理由如下:1.蕪湖已經發展很好了,自我發展能力已經有了,所以不需要支援了2.安慶與蕪湖一樣都是條件,安慶雖然一直沒有得政治資源的輔助,但發展勢頭從未下降,尤其全省錢與資源砸進合肥、蕪湖時候,安慶還有錯增長3.安慶環境:全市現轄懷寧、桐城、望江、太湖、岳西、宿松、潛山7縣(市)及迎江、大觀、宜秀3區。安慶市面積:全市總面積13589.9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21平方公里。2015年末全市總人口數為524.1萬人,其中市區常住人口80萬人。安慶外貿資源:2015年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丶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城市安慶2017GDP2017年安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08.6億,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8.2%。2017年,全市財政收入完成290.9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0.4%,增長8.7%,總量穩居安徽省第三位安慶教育實力安慶師范大學、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安慶技師學院等高層次學校,是安慶市政府健全教育資源、辦好高等教育、培養專業性人才的重要科技人才儲備基地。安徽發展潛力最大城市!
其他網友觀點安徽未來須重新定議增長極;分皖南東至劃給安慶、石臺劃給徽州、池州主城、青陽并給銅陵形成四個既安、銅、宣、徽四市;皖中蕪馬合并后六、合、滁、蕪四市;皖北既合并后成亳、阜、宿、蚌四市。皖南成以黃山為點安銅宣為中軸線的扇形發展狀,皖中以六合為中線、蕪滁為兩點的Y形發展狀,皖北以亳阜蚌宿為四點的口形發展狀,皖南要形成宣銅宜加宣黃、銅黃、宜黃通道;皖中要形成六合滁、六合蕪通道;皖北要形成四邊通道既亳阜、阜蚌、宿蚌、亳宿;并將所有線路與鄰省對接,然后帶動全省騰飛。
其他網友觀點安徽是我國華東地區的一個內陸省份,全省管轄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00多萬。安徽下轄有16個省轄市,2018年安徽GDP首次突破3萬億大關,達到30006.8億元元,位居全國第13,處于中等水平,人均GDP約為4.74萬元,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未來安徽有哪些城市會有比較大的發展潛力?小編認為安徽大部分的城市應該都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從2018年安徽各市GDP數據情況來看,名義GDP增速超過10%的就有12個,占了全省的3/4。安徽各市發展水平都比較低,很多城市人均GDP都達不到全省平均水平,而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也只有合肥、蕪湖與馬鞍山三個,所以安徽大部分城市的后發優勢較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些年來安徽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下,經濟迅速發展,安徽各市也發展得不錯,而且安徽如今有部分城市也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當中,所以它們都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在安徽各市當中,小編更看好合肥與蕪湖的發展。合肥是安徽的省會城市,近年來在安徽推行的“強省會”戰略強勢崛起,最近十年其GDP就紛紛超過昆明、南昌、石家莊、沈陽、哈爾濱、長春等省會城市。2018年合肥GDP已經達到7822.9億元,不出意外,明年或者后年就會躋身“萬億俱樂部”。如今合肥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并與南京、杭州一道成為副中心城市,又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兩大國家政策于一身,再加上省內推行“強省會”戰略,未來合肥的發展值得期待。蕪湖是安徽省的省域副中心,與合肥組成省內雙核城市,是我國華東地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工業基地以及安徽的創客之城,GDP在省內僅次于合肥。蕪湖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地處長三角西南部是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成員城市,可謂左右逢源,而且也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所以未來蕪湖的發展潛力也是非常大的。